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三网融合方案初定激活民间成果尚待推手——从乙太三网融合(www.yt333.tv)实践说起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公开表示,工信部正在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三网融合的试点方案,以推动三网融合工作的开展。他表示,今年我国将确定三网融合的试点地区,2010年至2012年将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逐步选择条件成熟的推广,2013年后全面推广,全面实现三网融合。

      

    张峰说这话的背景是,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张峰说,从目前情况看,不管是技术还是设备上,我国都具备了三网融合的条件,国务院适时作出三网融合的决定,有利于提高我国信息化水平。

      

    有专家曾生动地描述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用户的消费生活:我们可以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接入一张网,甚至可能完全通过无线接入的方式就能搞通信、电视、上网等各种应用需求了。

      

    而对于乙太通讯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研究员李宗霖来说,这个场景不是规划、想象或未来,而是已经可以立即应用的商业模型:他带领的研发团队历经5年实验成功研制的“乙太视讯网络信息服务系统”,融合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实现“三网合一”,在无需网关和专用设备投入的情况下,可实现物联网系统下的多项功能,并能“提供优质且费用低廉的网络视频服务”。它成功实现了只需要一根电话线就可三网融合应用,而且用户不需安装任何软件,也不需任何复杂的操作流程。

      

    由三而一 “钱途”无限

      

    三网融合政策一出,市场立即积极响应,在股市上相关股票纷纷上扬。有分析指出,在世界经济形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三网融合的政策,能有效引领通讯领域资源集约利用,提高效率。

      

    据专家介绍,1964年,美国为了兵站之间的关联,启动了互联网的初级架构。1987年,克林顿通过国会、参议院投资了4000亿美元,在1997年已经获得了36000亿美元的收益,投入产出比近十倍,使美国从工业时期的“轮子上的国家”成功地过渡到“数字高速公路”上的软科学服务国家,成为引领全球的软科学及IIN高速公路的核心技术管理服务输出国。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国务院提出了结构调整的方向,即在未来15年的时间里,形成以新型材料、新能源、物联网、海洋工程为主的产业结构。这说明,我国正从工业化国家向新型的、具有更高科技含量的、更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国家行列迈进。

      

    据有关机构预测,如果实现“三网融合”,预计我国固定宽带网络上所承载的媒体与娱乐业务收入,将超过移动通信所承载的部分,仅此一项业务将促进我国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其次,从整体上看,三网融合将有利于广电和电信行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拉动行业整体投资规模,加速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发展速度。从应用层面看,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应用提供商会是最大的赢家。

      

    回顾三网融合的历程,国内首次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需追溯到1998年。1998年3月,以原体改委体改所副所长、时任粤海企业集团经济顾问王小强博士为首的“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电信产业课题组”,提出《中国电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随后展开了“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的大辩论。

      

    虽然这一工作此后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但是,“三网融合”长期徘徊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敲边鼓阶段,真正落实起来,并不容易。   

    技术早已经成熟。在我国,电信网和互联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早已实现了融合,三网融合的关键在于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的融合。事实上,从技术上讲,三网融合已不成问题。现代通信网是一个数字传输网,上面走的信号是比特,其特点是把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打包进行传输,传语音与传图像没什么区别。

      

    据科技部资料显示,我国不仅掌握了“三网融合”核心技术,完成了成套设备和系统研发,开展了规模化应用示范,还在“三网融合”方面提出了创新的网络体系架构,率先解决了可管、可控、可信等核心技术问题,使我国在新一代信息通信网若干核心技术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多方利益博弈,使这一问题悬而不决。

      

    据业内专家透露,目前形成的融合方案也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前后曾经经过了近十年的拉锯战,仅是意见稿就先后易13稿。尤其是近年来,三网融合在政策上体制上明显滞后,而融合型的产品却频繁冒出来……一系列融合交叉型应用和业务开始“抢跑”,但由于具体政策滞后,以及广电和电信两大系统间的水火不容,结果必然是“禁令频出”,拖延了用户获取新兴融合业务的时间。

      

    这种状况与投资人的热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宗霖说,在全球物联网大潮来袭之时,我一直在反思,我们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全球的物联网中心?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网络用户群,包括电信7亿、互联网3亿、广电网需覆盖的3.78亿户家庭,自身具备了成为全球物联网中心的条件,只需规划一个统一的具有三网融合性的便利化人性化的平台即可。

      

    “我感谢能生存在这个时代。在我从研究互联网那天起,我就立志用我一生有限的时光,为国家和民族做点事。”李宗霖说,我在研究三网融合技术时就揣着一颗报国之心,当我看到三网不能融合,不仅让每个家庭在三网上的支出增加,每年在管线网络上面的建设就浪费有千亿之巨,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技术,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市场先行 乙太破壁

      

    虽有壮志,过程并不轻松。有业界专家断言,吸引更有实力的企业将参与到三网融合的技术和标准制定环节中去,使三网融合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软硬件研发、应用真正实现产业化,将是未来三网融合大蛋糕中的制高点。

      

    李宗霖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民间资本投资的公司,为了实现三网融合的商用,投资人整整花了5年时间,才等到“乙太天下通”产品的上线应用。

      

    据李宗霖介绍,乙太公司研发的三网融合性的视频通讯系统软件,有效解决了多类型、多通道、跨地区的信息传输问题和多种信息传输的兼容问题,形成了软终端的市场信息一体化的物联网系统平台,即乙太三网融合平台。“乙太天下通”的新概念是服务的融合,远远超出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物理网络”融合。这种数据、语音、视讯“三网合一”的系统,使乙太公司向着网络管理视频化、运营模式数字化、服务体系零距离的战略目标迈进关键一步。

      

    这个三网融合的软终端,目前实现了五个唯一性:

      

    其一,“乙太天下通”(下载:www.yt333.tv)是唯一在SIP通讯协议下进行高清图像传输、语音同步实时传输的即时通讯软件,可普遍应用于卫星、电信、互联网的数据、语音、视讯传输,是实现全球一体化的综合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的关键核心技术;

      

    其二,乙太视讯邮箱(mail.yt333.com)应用三网融合技术唯一实现了即时文件传输储存、视频语音通讯、视频录像、网络录音、网络声讯播放、视频会议通讯系统为一体的全球超强邮件收发系统,该系统的实现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网络上调用以往的视讯录音录像和面对面办公成为一种可能,是无纸化办公的核心技术的关键架构;

      

    其三,乙太电话广告系统,实现了播放广告、广告商品销售人与商品需求方的视讯即时互动,本地远程同步环境录制,是转变广播电视单向模式为互动双向模式的核心技术,它一改过去渔夫式的广告模式(第一方平面报纸杂志广告模式和第二方广播电视被动接受),引发第三方互动广告模式的产生,填补了全球互动广告史上的空白,引发精确营销及行业数据库的出现;

      

    其四,乙太多媒体网关基于三网融合传输协议、应用P2P原理、自创混合式网络传输架构,唯一实现了即时广播电视节目在互联网上的即时转换播放、即时视讯回访,该系统实现了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之间的即时传输转换,突破了在不同网络区域受不同国家网络镜像节点的限制,例如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网络镜像管理,在美国乃至全球任何国家可登录乙太直播(CCTV.yt333.cn)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实时直播节目了,这套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使中国的广电传播技术领先国际水平若干年,是质的飞跃。该项技术应用在文化传播上使全球网络电视台的成立成为了一种可能,对中国的政策、文化向全球的覆盖是一种巨大的贡献,是实现全球物联网镜像传输核心技术的关键架构;

      

    其五,基于乙太多媒体网关,利用现有的无线移动覆盖技术,应用P2P原理、自创混合式网络传输架构,唯一可实现车载移动电视及手机电视的实时同步直播,一改了现有的储存式播放模式,在移动传媒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乙太多媒体网关也是实现车载移动电视及手机电视的实时同步直播的核心技术所在。

      

    “美国的微软使DOS程序衍生成了鼠标点击化的WDOS,形成了文字+图片的初级互联网平台,因人类的互联需求而成就了全球科技最高市值公司。中国的乙太应用通讯协议传输音视频技术,使广电流媒体的单向传输模式衍生成了双向互动模式,属世界首创,应用在互联网上形成了音频+视频+文字的第二代互联网模式,符合了人类沟通的第一意识的需要,即语言+视觉+听觉传输的需要,在全球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这也是三网融合的核心技术,更是引领物联网的核心架构所在。”李宗霖对自己的技术信心十足。

      

    整合资源 尚缺合力

      

    在国外,“三网融合”多年前就一路畅通,在国内却一直推不动,最根本的障碍在于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具体表现在对“三网融合”主导权的争夺。

      

    事实上,广电和电信部门的矛盾由来已久。例如,广电系的宽带接入业务在电信的强势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而电信所企盼的IPTV(网络电视)至今仍有很多羁绊。2005年的“泉州事件”将广电与电信两派的利益争夺展露无遗。

      

    当时,原电信和网通两大固话商瞄准了IPTV这一新金矿,但运营牌照却握在广电手中,电信商只得以曲线方式,通过与广电系企业的合作来谋求出路。但是,2005年泉州市的广电部门发出一纸禁令,叫停了上海文广与泉州电信的IPTV项目。

      

    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提出,加强政策扶持,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三网融合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软硬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对三网融合涉及的产品开发、网络建设、业务应用及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给予金融、财政、税收等支持。将三网融合相关产品和业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此外,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还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国务院出台了明确的融合进度和时间表,三网融合的大幕正缓缓拉开,一场真正的破冰之旅正式开启,但有关利益方的博弈仍在继续。

      

    电信专家项立刚就表示,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双方不同运作主体间的竞争和摩擦,这要求在监管部门上有一个协调机构来铲除障碍,否则容易重新回到拉锯的怪圈里。他建议,可以从工信部、广电系统里拆分出一个新的诸如“信息部”的部门,专门协调融合问题,形成一个利益均衡的协调机制,这将有利于三网融合的推进。

      

    李宗霖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出,现在国家政策已定,推进三网融合的决心很大,可以说,政策的号角已经吹响,那么,政策顺利实施的推手就至关重要。“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打破各自的利益壁垒,用公正科学、事实求是的原则,把已经成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应用上,就可节省很多时间、人力物力和经济资源。”

      

    据悉,乙太公司开发的系统,在无需网关和专用设备投入的情况下,就可实现物联网系统下的多项功能,并能“提供优质且费用低廉的网络视频服务”。其应用系统经过近三年的有限范围试运行,2009年12月份逐步推出物联网系统下的网络电视实时直播、网络主播视讯互动、车载移动电视实时直播、网络实时异地节目制作、视讯互动商品频道、视讯互动办公、视讯电话广告、网络KTV异地同唱、视讯网络会议、视讯智能家居安防、视讯互动福彩、视讯录像邮箱、多媒体通讯等13大产品模式,这些产品的核心,属物联网实现数据、语音、视讯三网合一基础组件,也是物联网的核心架构组合关键所在。更是新一代的“物联网”系统平台。其中物联网系统中的多项核心技术为我国领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业内专家表示,三网融合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的概念,不是竞争到最后变成一个企业,而是互利、合作、共赢,最终为消费者提供多元的、更加丰富、有特色的信息和文化产品。互融互通是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三网融合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增强国力之途,乙太公司的三网融合技术,具备了三网融合的功能,用一条线代替三条线,而在服务上增大了三条线所不能及的范围。”李宗霖最后说,我期待着能够更快地把我们的技术应用于“物联网”项目中去!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新闻背景

      

    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

      三网融合有3个重要技术基础。1.成熟的数字化技术,即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都可以通过编码成0和1的比特流进行传输和交换,这是三网融合的基本条件;2.采用TCP/IP协议。只有基于独立IP地址,才能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互动,才能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3.光通信技术。只有光通信技术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传输速度,保证传输质量,光通信技术也使传输成本大幅下降。

      

    目前,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已经基本成熟,并且出现了一些商用三网融合公司。这为三网彻底走向融合,走向商业化提供了可能解决的路径。

      

    采访后记

      

    现代商业交易的本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即时共享。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宗霖和他的研发团队,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到这家公司的内核,我们又惊奇地发现,乙太公司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仅从跟踪采访一年多的感性而言,李宗霖的执着和远见,已经为本土科技创新树立了一个标杆。这个标杆上写着这样一行大字:洞悉经济规律、抓住时代脉搏、钻入行业核心。如果把眼界放得更远些、再宽些,这个本土公司可能创造的经济价值也许会令人大吃一惊。他不是在创造一个产品,而是在打造一个行业,改变的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十亿、百亿、千亿……在李宗霖看来,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整个地球经济。

      

    他现在惟一缺的,就是这个支点,那个能让他一飞冲天的力量源泉,那个使三网快速融合的有力推手。我们坚信,三网融合的快速实现,将会给经济形势复杂的2010年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曙光。



    来源:人民政协网http://epaper.rmzxb.com.cn/2010/20100309/t20100309_307844.htm